阿們
出自è�–經的書和佈é�“
小 (已保護"阿們" ([edit=sysop] (無期) [move=sysop] (無期))) |
在2015年11月6日 (五) 04:51的當前修訂版本
作者: John Piper
對於 敬拜
部分 Worship God 系列
翻譯: Chao-Wen Lu
一句許多語言都通用的話語。
哥林多前書14:6-19
在以基督教為本的世界中,「阿們」這個詞被大部分的語言所使用,而不需要翻譯。聽某個人用中文、日語、斯瓦希里语、曼林克语、德語、法語、俄語或阿拉伯語禱告,很可能的情況是至少有一句話你會聽的明白:「阿們」-也許發音不同,但是可以分辨的出來。這個原因之一是,希臘文的新約將這個詞從猶太文的舊約中拿過來,並沒有翻譯(儘管希臘文的舊約[七十士譯本]很稀少地使用「順其自然」[γενοιτο]來取代「阿們」[Αμην])。
所以今天在全世界,我們共有的是「阿們」這個詞,這是直接音譯,而非意譯自猶太文的「阿們」。在我們今天的經文中,這個詞是寫給哥林多,一個希臘的城市,說的是希臘語言,其中並沒有「阿們」這個詞,但是,在數週或是數個月之內,保羅與其他的宣教士已經開始藉著將一個新的字詞嫁接到偉大的希臘語言上,進而來轉化哥林多的文化。這不是唯一的詞,保羅也教導它們另外一句希伯來語「馬拉納沙」(哥林多前書16:22,Marana qa)-「主啊,願你來!」,當然,他也教導了他們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異象,這個異象推翻了他們許多過去既有的觀念。
將「阿們」帶進希臘文裡面,這是基督徒無論來到哪一個新的文化中時,在那裡對於屬靈、智慧、與文化上所發生事物的一個微小縮影,它帶給世界一個屬神的異象。這個世界會在它的文化中保存一些事物,在它的文化中拒絕一些事物,也會在它的文化中觸及每一樣事物。這世界上沒有純粹的文化,尤其是我們的文化,每一個文化都會比原始的自我文化需要更多的詞語、更多的觀念、更多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也需要更深刻的情感組合、與更多不同的表現模式。所以,當「阿們」這個微小的詞語闖進了世界各角落的每一個文化中時,它所代表的意義之一是,沒有一個文化、沒有一個語言、沒有一個敬拜、是自我完備的。在我們有限的字詞、思想、模式、與習慣感覺之間,總是可能有更多的要去看、要去知道、要去感覺。
那麼,讓我們就更加的具體,「阿們」這個詞來到哥林多中要做什麼?當這個希伯來文嫁接到在哥林多的基督徒所使用的希臘文語彙中,它的意義為何?
目錄 |
舊約中的「阿們」
好,在我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確定地來看一下它的舊約背景,在舊約中,「阿們」這個詞主要是會眾的一個肯定或是同意的回應,這個回應是針對一個咒詛、或是對神的一個讚美的話語。舉例來說,在申命記27:16中,利未人說:「『輕慢父母的,必受咒詛。』眾民都要說:『阿們。』」,換句話說,我們同意這一個咒詛,所以就讓它這樣。
或者,可以思考一下尼希米記8:5-6中這一段崇敬與敬拜的美麗場景:
以斯拉在眾人眼前展開那書卷﹝神的話語﹞;他高高地站在眾民以上,他把書卷展開,眾民就站起來。以斯拉稱頌耶和華至大的神,眾民舉手應聲說:「阿們!阿們!」然後跪下,臉伏在地,敬拜耶和華。
這裡「阿們」的意思是「是的,我們同意你的祝福!我們參與你的祝福!你所說的一切有關神的崇偉,讓我們在我們的阿們中回應,我們說:『你所說的是既真實、堅定、且確實』」。
或者看詩篇72:19,「他榮耀的名也是應當永遠稱頌的;願他的榮耀充滿全地。阿們,阿們。」詩人在這裡述說他自己的「阿們」,並且為了雙重的肯定說了兩遍,但是,他也幾乎可以確定地是要人們加入和他一起說阿們,正如詩篇106:48所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從永遠到永遠。願眾民都說:『阿們。』你們要讚美耶和華。」阿們是會眾對領導者的祝福表示肯定的方式。在公共集會的場合中,當有重大的事物對神說出,或是有關於神的重大事物被說出時,表達出同意與肯定是一件合適的事,這也是這些經文的含意。
新約中的「阿們」
現在保羅來到講希臘語的哥林多,他在這裡教導他們「阿們」這個詞-就好像他今天來到我們中間,並教導我們一個我們不知道的希臘字詞一樣。他教導他們什麼呢?我們可以從哥林多前書14章的背後看出,保羅在那裡關注的是方言的恩賜在公眾場合被濫用,這使得人們述說沒有人可以理解的話語,他並不是拒絕方言的恩賜,但是他要在哥林多的聚會中間加入一些在方言之上的東西,他說造就並不是來自對於神蹟的驚奇,造就卻是來自對於神的瞭解,這就是為何第19節說道,用理智說五句話去幫助你認識神,勝過用方言說萬句話使得你在驚奇中戰兢。
保羅是非常熱心地將公開演說(無論是禱告或是講道)當成是一個讓群眾明瞭或讓群眾認同的事件-這並不是一個人在做自己的事情,而其他人卻猶豫不決,也不是一個人在做自己的事情,而其他人明瞭且靜默不語,那他要的是什麼呢?他的答案就在第15-16節的表面之下:
那麼我應當怎樣行呢?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理智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理智歌唱。不然,如果你用靈讚美,在場那些不明白的人,因為不知道你在說甚麼,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
保羅在這裡做了一些假設,他假設當公眾的禱告發生時,其他在禱告者四週的人說:「阿們」,不要錯過這一點,這似乎對保羅來說是很重要的,他也許可以這麼說:不要用方言禱告,因為沒有人能夠明瞭,也沒有人會在他們的信心上得到建立,因為信心是來自於對神話語的瞭解。或者他也可以說:要有翻譯。但是他說的更多,他說(第16節):如果你禱告,在場的人不知道你在說甚麼,他們怎能說“阿們”呢?
「阿們」在身體中肯定他人
如果有人說:「我對於是否有人對我的禱告說『阿們』無所謂。」,或者有人說:「在一個團體中大聲說出任何話語都不是我的傳統習慣或是個性。」,那又怎麼辦呢?保羅會怎麼說呢?我想他會說,這無關於個人的品味,這無關於高教會派或是低教會派的傳統,這也無關於文化,譬如說,非裔美國人的文化,還是瑞典裔美國人的文化,這是有關於神對於群體敬拜的旨意,根植於聖經裡古舊的禱告與講道模式,並且紀錄在跨越所有文化的一個字詞當中。
我想他會說,神正在呼召我們不要在敬拜中被隔離、沉默、或是將個人分別封裝起來。私自地來、私自地聽、私自地去,沒有人能夠知道我們所愛的、珍惜的、與渴望的是什麼。因為我們不曾表達我們對任何事物的共鳴-這是一個迴響、一個神入的移情。我想他會說,神呼召我們要走出情感隔離的繭,與那無形、無聲、不共享的反應。我想他會說,神的旨意是要我們在講道與禱告中回應神的美善-我們要在神的話語中表達我們對於神的真理的肯定,我們要在禱告中用口將我們向神的渴望與思念發出共鳴。
讓我再多提出兩個理由,使我們能比以往更多地使用「阿們」。然後再用一些實際的建議來結束。思考一下哥林多後書1:20,這一段經文給予了「阿們」最清楚,也是最深刻的意義,「因為神的一切應許,在基督裡都是『是』的﹝這是阿們的一個翻譯﹞,為此我們藉著他說『阿們』,使榮耀歸於神。」
保羅在這裡所做的正是我今天早上嘗試著要做的,他拿著這個熟悉的字詞「阿們」,嘗試著要將它加上神學的支持,這些都很容易在我們的話語中失去,所以,當我們使用「阿們」時,它會在其中有意義、有重量、也有力量。
基督是神的「阿們」
他首先說基督對於神在聖經中的所有應許都是「是」的:「因為神的一切應許,在基督裡都是『是』的」,基督是神對於祂所說過一切事物之阿們,基督不但確認神所說的一切事物,祂甚至用祂的血來穩固它們。事實上,我們並不值得神在我們每一天的日子當中,用祂的美善與憐憫來將祂的應許臨在我們身上,但是現在這一個事實已經不再是個障礙了,基督已經承擔了你的過犯,並將祂的義袍披掛在你的身上,祂對於神在你生命中所有應許都是「是」的,如果你信靠祂,你會為了祂的緣故而得到所有這些應許。
然後他在第20節後段說,「為此我們藉著他說『阿們』,使榮耀歸於神。」換句話說,當我們聽到神的應許被傳講,或是聽到一個禱告渴望神的應許被成就時,我們要藉著基督說「阿們」,我們這樣做的理由是,基督已經先對我們說了「阿們」,祂是神給我們的「阿們」,神在十字架上藉著基督對我們說「阿們」,我們也在講道與禱告中藉著基督對神回應「阿們」。因此,這是第一個外加的原因,我們不僅是要在公眾的敬拜與禱告中說「阿們」,也應該更多地使用它來回應我們的同意。
「阿們」是高舉神的一部分
另一個原因可以從啟示錄中看見,約翰用「阿們」打斷他自己的講道,當我們在天上看到最終的敬拜時,其中的一個主要的形式就是「阿們」的形式。
我們看啟示錄1:7,「看哪,他﹝基督﹞駕著雲降臨,每一個人都要看見他,連那些刺過他的人也要看見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捶胸。這是必定的[字面的意思是:是的],阿們。」約翰在這裡打斷他自己的講道,這是在他說道一些極美好事物的時候,他甚至不能控制他自己,基督要再回來,每一個人都要看見-每一個人,連那些刺過他的人也要看見,到那時候,在那些還沒有悔改的人中間會有全球性的哀哭,約翰中斷他自己的講道,用希臘文說:N ai!,然後再用希伯來文說:阿們!-是的,阿們,就讓它這樣,主耶穌,請祢來。
這本書用同樣的連結做結束,在啟示錄22:20中,約翰說:「證明這些事的那一位[就是基督]說:『是的[=阿們],我必快來!』」,在這裡約翰呼喊:「阿們!主耶穌啊,請你來吧!」,約翰用他自己的「是的」來回應耶穌的「是的」:阿們!請你來吧!
最後,我們可以從啟示錄5:14中來看,「阿們」在天上永恆的敬拜中是多麼地重要,從13節後段開始,約翰談到天上的敬拜,一切的被造之物都說:「『願頌讚、尊貴、榮耀、能力,都歸給坐在寶座上的那一位和羊羔,直到永永遠遠!』四個活物就說:『阿們!』眾長老也俯伏敬拜。」換句話說,當崇拜的生命體-像我們就應該一直這樣-聽到神被高舉時,他們也想進入昇華之境,他們就用「阿們」來完成它。
那麼,我們又該怎麼說?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一同禱告時,「阿們」
我主要想說的是:讓我們既自然又健康。我在這裡的意思是,當你在在別人面前,或是和別人談話時,當你談到一些對你而言是非常寶貴的事物、或是讓你痛苦的事物、或是令你害怕的事物時,若是他們沒有給你任何回應,表示他們同享你的價值、你的傷痛、或是你的害怕,在這時候是不可能會有一個自然且健康的關係。這正是現在許多禱告會所發生的情形,這也是許多講道所發生的情形,這是既不自然,也不健康。我擔心的是,我們已經到達一個地步將之視為正常的情形。但是,這不像健康的敬拜一樣,一個不健全的敬拜並不能尊榮神。 若是一個人在一個禱告圈子中向神傾吐他的心聲,在場卻是全然寂靜,這代表的意義為何?或許,你會告訴我十五種有可能的意義,那就讓我再換另一個更符合聖經的方式向你懇求,當別人在禱告的時候,你輕聲說:「阿們」,輕聲說:「是的、是的」,輕聲說:「嗯哼」,輕聲說:「這樣做,主」,我說輕聲,一部分的原因是我想這對你來說會容易些,另外一部分的原因是,你不應該取而代之,或是將注意力吸引到你身上,安靜輕聲的「阿們」、「是的」和「嗯哼」就像是背景音樂一樣,不但激勵正在禱告的人,也在禱告中加入他,然後在禱告結束的時候,一句深感異口同聲的「阿們」,這會是在施恩寶座前的一段強而有力的時刻。
真正深刻的問題是:當你聆聽別人禱告的時候,你會渴求他們禱告的內容嗎?你會渴望神來做工嗎?你會為了他們所讚美的神而感到榮耀嗎?如果你會,讓這個時光成為保羅呼喚我們要完成的共同時光,而不只是一個孤立、私下、與個人的經驗。
當我們聽到話語被傳講時,「阿們」
講道的時候也一樣。對我而言,講道是論說性質的欣喜,這是禱告的一種,是在神面前的一種欣喜,我將要在下一週談到它-為什麼講道在我們公眾禮拜的服事中很重要?但是,今天我要簡單地說,講道是一個敬拜,是藉由一個人,他被神呼召、差遣與膏抹,來預報有關神在基督裡的好消息,並將聖經的真理說的明白、美麗、且有力量。當這在敬拜中發生時,這是一件令人讚嘆的事情。如果這經常發生,但是卻沒有從神的子民口中發出任何回應或迴響,這是既不自然,也不健康。這就好像有一位妻子在看到夕陽而感到興奮後回家,當她分享出來時,她的丈夫與兒女只是看著她而不說一句話,這會使得一個自然且健康的關係不可能,這也減少了夕陽的美麗。
神是知道這些有關於敬拜與講道的,這也是為什麼在4000年來,祂為了我們將這一切弄得很簡單:祂預備了「阿們」這個詞。這裡沒有關於叫喊、支配、或分散注意力的談話,這裡只是一個簡單的呼喚,使得講道與禱告成為是在神的至高與至尊中的一個群眾的欣喜,這是一個呼喚,用「是的」與「阿們」來表達真實與衷心。